某醫院打算采購一臺移動式C形臂X光機,為此要寫一份購買C型臂的可行性報告,應該怎么寫?

我們參考“某醫院關于購置C形臂X線機設備項目論證報告”,來分析下報告應包含哪些內容?

介入C型臂

首先是項目背景與醫院現狀:

老齡化趨勢下,骨關節疾病、心腦血管介入手術需求增長較快

現有C型臂設備服役較久,存在圖像模糊、故障率高問題,導致一些手術難以開展

醫院整體發展規劃:

重點發展微創骨科中心規劃,要求設備支持PKP、椎間盤微創吸切等四級手術?

新型C型臂設備可能需在圖像分辨率、輻射劑量、3D影像重建功能等方面達到要求

購買C型臂的必要性:

符合廣大患者的需要、符合醫療資源和配置的區域規劃、也符合醫院綜合性病種檢查和治療的需要

使骨科微創手術占比提高,并縮短單臺手術時間

解決脊柱手術中“盲穿”風險,降低神經損傷概率

項目帶來的效益分析:

直接收益?:按年手術量計算,單臺設備創收約X元/例,年增收Y萬元??

成本控制?:減少外送檢查費用,預計年節省Z萬元?

三維C形臂

在醫院購買C型臂的可行性報告中,也可以提及?設備選型與技術參數?,例如:國產PLX C7600系列三維C形臂,采用30cmx30cm的動態平板探測器,16比特灰階度,高動態范圍,190°大角度范圍覆蓋,能夠提供清晰、多方位的三維圖像及橫斷面圖像信息。